陶瓷行業一周熱點 One week hot review of ceramic industry 熱點 01 超11條陶瓷新窯點火投產 還有多條在建……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至今國內外已有至少11條陶瓷磚/瓦新窯點火或投產,其中國內超過8條,國外超過3條。 這11條新窯之中,西瓦產品表現亮眼,不僅有4條生產西瓦,而且有一條還刷新了越南當地的單線產能紀錄。此外,全拋釉新窯3條,可混燒地鋪石、仿古磚等產品的新窯2條,外墻羅馬柱新窯1條,巖板新窯1條且日產可達30000㎡。 國內8條新窯之中,湖南產區就占了4條,廣東、江西、湖北、重慶各1條。 1月中旬,斯米克磁磚江西生產基地高端智能全拋釉生產線成功點火;1月23日,力泰陶機與衡陽陽光陶瓷聯手打造的2條“4.0能效標桿數智時代”西瓦燒成窯成功點火;1月27日,科達為湖北凱旋陶瓷有限公司承建的6#窯爐生產線成功點火,可生產6.5-25mm厚度、多種規格的仿古磚及地鋪石產品,日產量2-4萬㎡; 2月16日,湖南凱美陶瓷兩條外墻羅馬柱智能生產線順利點火;2月28日,東鵬重慶基地三期項目2#新線正式投產,引入了全球領先的500米超長寬體窯爐;2月28日,科達陶機承建的領航企業智能巖板生產線在廣東肇慶生產基地舉行點火儀式。 國外3條點火新窯。1月10日,科達承建的印尼鉑金企業PT. SURYA MULTI CEMERLANG全新拋釉磚生產線成功點火;2月27日,越南VNHOME公司日產250000片西瓦整廠項目成功點火,該項目從原料車間-成型-干燥-燒成-窯后的整廠設備均引進力泰陶機,包括1條西瓦整線,以及1條配件瓦整線。 此外,今年國內外仍有多條新窯正在規劃建設,尤其集中在廣西產區。據悉,協進企業廣西基地三期規劃建設2條全新生產線;將軍陶瓷集團于2024年11月拍下廣西岑溪市新建球陶瓷有限公司,也計劃建設多條陶瓷磚生產線,其目前正在招聘各類工廠的工作人員; 另據藤縣融媒2025年1月份的報道,廣西宏勝陶瓷計劃再新建4條生產線,目前正在進行土地審批環節。而在國外,2月22日,印尼Arwana集團與力泰陶機成功簽約了第二條4.0高端白坯全拋釉智能生產線,將引進后者的整線裝備。 點擊查看詳情:
廣 告 熱點 02 淄博27家復產陶企產品匯總! 2025年熱推這些新品…… 截至目前,除少數陶企尚未完成技改外,淄博產區超6成陶企已順利復產。作為產品研發的領向標,淄博每年開年的產品動向、產品創新等都會受到行業關注,那么今年的淄博會有哪些熱門新產品、新工藝亮相? 2024年底,部分淄博陶企經過系列技改升級,2025年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規格方面,除了主流的400×800mm、600×600mm、800×800mm、600×1200mm、750×1500mm、900×1800mm等規格外,800×1350mm、800×1300mm等規格成為不少淄博陶企今年深耕的方向;工藝方面,干粒拋、數碼釉、精雕下陷、鍍金等工藝成為不少淄博陶企今年發力的方向,如金粵獅企業、錦昊陶瓷、直角科技等,在工藝疊加應用方面不斷發力。 可以說,工藝質感磚仍是今年淄博陶企的主要開發方向。 點擊查看詳情: 廣 告 熱點 03 大廠不許員工加班 陶瓷企業跟不跟? 日前,美的集團一則超過18點20分不允許員工留在公司加班的消息沖上熱搜。曾幾何時,許多企業長期要求員工加班,不但996,還要007;現在卻反轉了過來,員工想加班,企業不允許,到點必須關燈下班,嚴禁表演式加班。 作為中國制造業最發達的區域之一,珠三角長期以來都是打工者加班的重災區,大量中小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各種形式的加班加點。以佛山陶瓷行業為例,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企業都實行單休制,個別企業實行大小周,直到最近幾年才陸續落實雙休制。 在生產一線,許多企業采用兩班倒,也就是一個班要上12小時。一些企業的會議、培訓、團建等特意安排在下班后和休息天,員工加班或延長工作時間成家常便飯。而員工的收入當中,除了基本工資外,很大一部分屬于加班工資。 早在今年初,美的集團關于簡化工作方式的“六條禁令”中就提出了“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形式主義加班”。此次更進一步明確,無疑是對長期加班文化的徹底反轉。據報道,為了確保這一政策得到有效執行,公司HR一到下班時間便開始逐部門進行提醒和催促,確保員工能夠準時下班。 為什么在內卷持續升級的當下,會出現如此大的反轉呢?概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市場下行,消費疲軟,大量企業都存在產銷失衡的壓力,生產出來的產品積壓在倉庫賣不出去,導致員工工作量不足,企業不得不通過縮短員工上班時間,減少加班以控制產能,提升效益。 二是加班文化正受到越來越多員工、媒體和社會的詬病,打工者變成了機器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尤其是以00為代表的職場人,頻頻對加班文化說不,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明確規定“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迫使企業逐步減少員工加班。 三是歐盟出臺《禁止強迫勞動法案》,并于2025年底生效。所有出口歐洲的產品,必須遵守5天8小時工作制,員工自愿加班也不行,甚至連采購進來的一顆螺絲也要符合此項規定。早已實施國際化運營的美的、海爾、大疆、阿里等一批大廠,不得不規范運營,以免被歐盟禁售。 點擊查看詳情: 廣 告 熱點 04 開年就有陶瓷廠發生安全事故 節后復產一定要注意 開年后一兩月,陶瓷企業進入大規模復工復產時期,亦是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易發高發期。近期,又有陶瓷工廠發生生產事故,給陶瓷行業的安全生產敲響了警鐘。 陶瓷作為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長長的流水線上,所用的設備、種類非常多,作業環境異常復雜,稍有不慎,極易引發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特別是近段時間,全國陶瓷廠掀起大規模節后復工復產的熱潮,亦是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易發的高發時期。 陶Sir注意到,最近幾年各大陶瓷產區均在狠抓陶瓷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總體而言,陶瓷工廠的安全生產事故有所減少,但依舊時有發生。 據各地應急管理局發布的公開信息,近些年來,建筑陶瓷行業幾乎每年都會發生10多起安全生產事故,遍布廣東、江西、云南、福建、湖南、遼寧等大中型陶瓷產區。常見的事故原因包括:機械傷害(設備操作不當)、高處墜亡(對工廠頂棚進行修繕)、物體打擊、坍塌事故(廠房坍塌、腳架意外倒塌)、觸電、火災等。 梳理過去一年與建筑陶瓷相關的生產事故,可以發現,高處墜落事故最為突出,共有5起。其中大多是維修工人在維修廠棚時,從高處墜落,致人員死亡。 梳理這些高處墜落的事故,發生原因包括:廠棚未經正規設計,整體剛性較差;施工過程中未按照正規流程施工,施工人員未經專業施工培訓,并且安全意識淡薄,未做好佩戴安全帽、系安全繩等安全防范措施;而陶瓷廠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未督促維修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其次,在瓷磚搬運過程中,被倒塌的瓷磚壓傷或被瓷磚碎片割傷的事故亦發生多起,值得陶瓷企業及經銷商警醒。 點擊查看詳情: 廣 告 熱點 05 最新最全!四川91家 陶瓷廠名單及產品大全 以下是四川省91家陶瓷廠名錄及產品結構: 點擊查看詳情:
熱點 06 陶瓷廠開窯晚、開窯少影響上游! 2025供應商“活下來”的4大舉措 2025開年來,陶瓷企業普遍開窯晚且開窯率不高,瓷磚銷售疲軟、價格頻降……這對陶瓷企業來說不僅是一種挑戰,而且也給上游供應商出了一道難題。 陶瓷廠開窯晚、開窯率不高,意味著瓷磚產量減少,這直接導致上游原材料、化工料的市場需求量減少。 在瓷磚行業市場縮減,價格內卷的當下,生產端原材料、化工料等價格的頻繁波動,對于供應商經營而言是不小的挑戰。 一方面,雖然原材料、化工料等價格下跌,供應商新采購的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同時也要承受庫存產品貶值的后果。更有甚者,如果市場預期價格持續下跌,合作客戶可能還會延遲采購,那么供應商的訂單量極有可能進一步減少。 另一方面,當前陶瓷行業生產線的開窯率普遍不高,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供應商之間的價格戰愈發激烈,產品利潤越攤越薄。不惟如此,供應商還面臨賬期長、貨款難收等壓力,在訂單減少、利潤降低的情況下,供應商的資金壓力倍增。 在此背景之下,供應商都在想方設法生存下來。根據業內人士梳理,目前供應商在穩定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求生存、求發展的四大舉措是: 一、與已合作的優質陶企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例如與客戶一起優化生產流程,以專業的技術助力陶瓷廠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完善原有的產品結構,提高創新能力,讓陶企客戶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提高供應商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三、積極開拓新市場,其中包括印度、越南、印尼以及東南亞等國在內的海外市場,補足當地供應鏈的短板; 四、優化生產管理、降低生產成本,繼續為陶瓷企業提供更物美價廉的產品。 點擊查看詳情:
熱點 07 招工難!陶瓷產業工人 面臨老齡化和“斷代” AI技術或助力破局 在經濟發展的時代洪流中,陶瓷行業正面臨著嚴峻的用工挑戰。陶瓷企業急需年輕的新鮮血液注入以維持生產與發展,而就業市場上的求職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卻對進廠當工人興趣寥寥,這一矛盾現象亟待剖析。 當前,陶瓷企業員工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曾經撐起陶瓷產業的60、70后,逐漸步入退休階段,他們積累的豐富經驗難以傳承,體力和精力也難以負荷高強度生產工作。而作為勞動力市場主力軍的80、90后,卻普遍對進廠工作敬而遠之。 以泛高安產區為例,2007年產區成立后,建陶產業迅猛發展,生產線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招工難問題隨之而來,企業和政府甚至遠赴四川、貴州等地招工。隨著產業工人隊伍的穩定以及自動化、智能化裝備的應用,高強度工作被機械手取代。 但進入行業發展新時期,用工荒問題卷土重來,產業工人“斷代”現象愈發明顯。大批60后陸續退休,70后也即將告別崗位,而80、90后青壯年對車間一線工作興致缺缺,導致企業一線工人老齡化嚴重,產業工人出現斷層。 高安產區某西瓦企業負責人坦言:“當前,西瓦企業用工問題非常突出,尤其是搬運工、打包工特別難找。今年開年有多家西瓦廠家因員工不熟練而導致生產不穩定,甚至出現抬高工資來搶工人的現象。今年他們廠3條窯爐僅揀瓦工的工資一年就增加了100多萬元。 今年春節后復工,上高產區某陶瓷企業老板表示,今年本不打算過早開窯復工,去年底庫存積壓嚴重,但企業若遲遲不開工,員工就會另謀高就,熟練工如今十分緊缺。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5年,超9成產區陶瓷企業完成智能化裝備技術升級改造,勞動強度大的崗位大多被機器取代,車間工作環境大幅改善,卻仍難以吸引年輕人進廠。 對于建陶行業未來的用工問題,要么是上游裝備企業能夠研發出更先進、更智能的自動化設備,減少普通人工數量,要么引入AI機器人替代人工操作。 點擊查看詳情:
關注陶瓷信息網
12-27
04-17
04-17
04-17
04-17
04-17
04-17
04-17
04-17
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