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瓷磚消費糾紛的實際案例中不難發現,瓷磚空鼓是目前家裝驗收時常見的問題之一。不少家庭選擇瓷磚作為家居墻地面的裝飾材料,當材料不合格或者施工不當時,瓷磚與結構層之間就會因粘貼、結合不牢實而出現空鼓現象。 近期各大網絡平臺上,有不少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在瓷磚鋪貼完驗收時,發現全屋瓷磚出現了多處空鼓現象。與裝修方協商,卻難以定責,因而引發糾紛不斷。
瓷磚鋪貼完90%有空鼓 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平臺的蓬勃發展,各大社交媒體逐步成為消費者維權的重要陣地,消費者在互聯網上表達意見和投訴的渠道變得更加便捷和多樣化。 ▲全屋瓷磚90%有空鼓 (圖源網絡)
今年8月份,就有網友在小紅書發帖稱,自己的新房裝修,在瓷磚鋪貼完10天后去驗收,卻發現全屋瓷磚有90%出現了空鼓現象,都是邊邊角角的地方出現空鼓,該網友與裝修方協商,裝修方表示,空鼓地方讓師傅灌漿處理。 有網友在該帖子下的評論區留言稱,“后面空的還會更厲害,我比你還要嚴重”。還有網友稱:“和我家一模一樣,全是空鼓我都敲無語了,本來天氣就熱,我倆連花磚都一樣”。 由此可見,瓷磚作為低頻消費品,從購買到完成鋪貼,中間經過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效果不盡如人意。
全屋瓷磚鋪完出現多處空鼓 瓷磚問題還是施工問題?
近期,湖北省荊門市消費者委員會成功調解了一起由“瓷磚空鼓”引起的消費糾紛。 今年3月,市民余先生委托一家裝修公司進行裝修,合同約定工程價格為7萬元,已支付67900元。但在驗收時,余先生卻發現鋪貼的瓷磚有近30多處空鼓現象,他要求裝修公司對全屋瓷磚進行返工。裝修公司卻稱,鋪貼瓷磚的是手藝非常好的老師傅,不可能全房達到30多處空鼓現象,最多10多處,在國家標準范圍內。 多次溝通無果后,余先生投訴至荊門市消費者委員會。了解情況后,荊門市消委會派專業技術人員對余先生家所有瓷磚進行了檢驗。檢驗結果顯示,余先生家瓷磚空鼓處約20至30處,其中有5塊瓷磚的空鼓率超過國家標準,必須更換;其余20余處邊角處的空鼓,可以進行注漿處理。 同時,專業技術人員也分析了瓷磚空鼓的原因:一是施工師傅未嚴格按照施工標準施工;二是地暖的找平未達到強度標準;三是個別的瓷磚有一定的誤差,必須使用瓷磚調平器,導致受力過大,邊角就容易造成空鼓;四是裝修公司在施工管理上存在一定過錯。 經過多次調解,最后雙方達成一致。雙方把增加的項目、減下來的項目、未做的項目、余先生應支付的尾款、此次瓷磚空鼓修復費用進行沖抵后,裝修公司支付余先生2544元由余先生自行安排處理,其處理的方式和結果與裝修公司無關。
瓷磚為什么出現空鼓? 修復空鼓有4個小技巧
瓷磚空鼓,或者墻面粉灰層出現了脫落的問題,主要是由于材料不合格或者施工不當時,瓷磚與結構層之間粘貼、結合不牢實引起的。檢測的時候可以通過橡皮錘輕輕敲擊抹灰層,如果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則存在空鼓的現象;也可以通過肉眼觀察,一般空鼓部位要比其他地方稍微高一些,同時表面可能還會有裂縫。 如果遇到瓷磚空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以下方法處理(僅供參考): ?如果個別邊角的地方出現空鼓,可以采用在邊角處注漿的方法進行補救; ?如果瓷磚中部空鼓,可以用吸盤吸住瓷磚,整塊取出,重新按照規范流程鋪貼,或者直接將瓷磚從中間砸開,用備用的瓷磚繼續按規范鋪貼; ?如果出現大面積的空鼓,是由于施工不當造成,應該讓施工方將整體拆除重新按照規范鋪貼,并且承擔損失; ?如果空鼓程度較為嚴重,整體瓷磚完全松動或脫落,需要清理掉水泥砂漿層,重新返工。
關注陶瓷信息網
12-27
03-26
03-26
03-26
03-26
03-25
03-25
03-25
03-25
03-25